劳务派遣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影响

发布于:2014-09-29 11:07:2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改革,企业弹性化用工已经浮出水面。可以说,企业弹性化用工策略的运用是劳动派遣行为发展的直接原因。
在我国,在经过了最初的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和集中下岗的阶段以后,国有企业和一些事业单位在发展中形成了刚性的工资福利待遇制度,用工缺乏弹性,并与市场价格相脱节,想将这部分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降到市场标准,必然存在很大的改革阻力。同时,由于我国现有的刚性的解雇制度,要想解雇这部分职工也是基本行不通的。这就造成用工机制不灵活、缺乏竞争力,企业想根据市场随时灵活调配员工变得十分困难,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随着业务发展变化、自己效益的好坏或季节变换,用人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有时会觉得劳工紧缺,有时又会觉得劳工过剩。过紧时影响生产经营的开展,过剩时又浪费人力成本,这成为一个让企业十分头疼的问题,劳动力派遣正是治疗这种头疼病的一副良药。
 
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由于发展需要,企业每年都会招收一些新员工,人才招聘培训等方面需要昂贵的成本,另外如何确定新员工的工资待遇,使其与劳动力市场的薪酬标准相一致,也需要企业慎重考虑。
所以,很多企业决定采用劳务派遣方式,引入第三方资源公司,新员工的薪酬由中介劳务公司来负责,并按照市场化规律来调整薪酬,社会保障也按派遣方的标准执行,可以较大地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支出,提升了用人单位本身的管理能力和专注于企业核心的能力,并舒缓企业资金压力。其次是企业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进行系统管理,因为除生产性管理外,新员工的管理属于派遣公司负责,包括档案管理、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管理,给企业降低了大量的成本。
 
弹性用工更加便捷
劳务派遣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一种及时性人力资源补充和弹性化用人机制,“即时需要即时派遣”避免了人才紧缺或人才过剩而导致的一些问题。用人单位只需向劳务派遣组织支付一定的派遣费用就可以使用所需要的人才,可获得专业人力资源招募和管理服务的品质。在企业难以确定市场前景时,弹性的运用人力资源将协助企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人事关系与劳动关系分离开来,用人单位用人而劳务派遣组织管人,免去办理各种琐碎的人事、劳动手续,用人单位只需做出相关管理规定,按工作任务进行管理、考核。这使得用人单位不仅节约了各种人员管理费用,也减轻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负担。
 
规避企业用人风险
劳务派遣组织的核心在于人才库的建设。通常他们会建立一个包含多层次、多种技术结构的人才储备库,并不断地增加人才的存储,这样就可以满足用人单位不同层次的用人需求。在将人才派遣到用人单位后,派遣组织会对人才制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制约制度,避免人才流失;若产生员工流失引起人才缺口,劳务派遣组织也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人才资源,及时向用人单位提供合适的人选。其次,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存在安全风险,企业虽然也强调安全工作,提供了安全工作必备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给予与正式员工相同的安全岗位培训,但安全风险最终由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共同承担,《劳动合同法》第 92 条已明确规定:在劳务派遣单位派遣过程中,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避免处理劳动纠纷
劳动纠纷一直以来都是用人单位最为敏感、头疼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使企业产生一系列危机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在劳务派遣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组织是一种服务关系,不存在劳动人事关系,也就不存在劳动关系问题。而劳务派遣组织与受派遣人员签订的是劳动合同,双方是一种劳动人事关系,因此所产生的劳动纠纷都由劳务派遣组织来解决,用人单位就避免了直接与受派遣人员的人事(劳动)纠纷,减少了解决劳动纠纷的麻烦。
 
劳务派遣相关手续如何办理
劳务派遣手续简便,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机构签定《劳务派遣合同》,提出派遣劳务人员的需求(劳务人员可以由用人单位自行招聘,也可通过劳务服务公司招聘),确定用人名单,然后由劳务派遣机构办理用工手续。具体办理派遣手续程序如下:
1.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在双方遵守国家《劳动法》的前提下,明确劳务派遣合同双方的责任义务。
2.劳务派遣机构与劳务人员签定《劳动合同》。依法与所有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注明所要派遣到的企业名称及岗位。
3.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签定《劳务协议》。明确双方的劳务关系及所从事工作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
    ①劳务派遣有三个主体:派遣机构、派遣员工、用人单位。
    ②派遣机构按照用人单位的条件和要求招聘员工,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为其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并办理其他劳动保障事务:但不直接使用员工。
    ③用人单位只管使用派遣机构派来的员工,不与之签订劳动合同,不建立劳动关系。
    ④派遣员工同时接受派遣机构和用人单位对其岗位的双重管理,作为派遣机构的员工,他们必须按用人单位要求的数量和质量完成任务。